【行号是什么】“行号”是银行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标识代码,通常用于区分不同的银行分支机构。在金融交易、转账、汇款等过程中,行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面将对“行号”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什么是行号?
行号,全称“银行机构代码”或“分行编号”,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统一编制的唯一标识符,用于识别不同银行的分支机构。每个银行的分支机构(如支行、分理处等)都会被赋予一个唯一的行号,以便于在跨行交易中准确识别收款方或付款方的开户银行。
二、行号的作用
1. 准确识别银行分支机构
在跨行转账时,行号帮助系统确认资金应到达的具体银行网点。
2. 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
行号可以防止因银行名称重复或输入错误导致的资金误转。
3. 便于系统内部管理
银行内部可以通过行号对各个分支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数据统计。
三、常见行号格式
| 类型 | 示例 | 说明 |
| 大额支付系统行号 | 102100099996 | 用于大额支付系统的唯一标识 |
| 小额支付系统行号 | 102371000088 | 用于小额支付系统的标识 |
| 电子汇兑行号 | 102100000001 | 用于电子汇兑业务的识别码 |
四、如何查询行号?
1. 银行柜台咨询
可前往开户银行的柜台,向工作人员询问具体行号。
2. 手机银行APP
多数银行APP提供“账户信息”或“转账详情”功能,可查看开户行的行号。
3. 官方网站查询
部分银行官网设有“机构信息”栏目,提供各分支机构的行号信息。
4. 拨打客服电话
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提供相关信息后可获取行号。
五、注意事项
- 行号与银行名称、地址一一对应,不可混淆。
- 转账时务必核对行号,避免资金错转。
- 不同银行的行号格式可能略有差异,需以实际为准。
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银行分支机构的唯一标识代码 |
| 作用 | 准确识别银行、提高交易安全性 |
| 常见类型 | 大额支付系统行号、小额支付系统行号、电子汇兑行号 |
| 查询方式 | 银行柜台、手机银行、官网、客服电话 |
| 注意事项 | 核对准确,避免错转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行号”虽然看似简单,但在金融交易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进行跨行操作时,都应该重视行号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