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益的意思】在古汉语中,“益”是一个常见的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表示“增加、增多”,也可以表示“好处、利益”,还可以引申为“更加、更进一步”。不同的语境下,“益”的意义也会随之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字的多义性,以下将从常见含义出发,结合具体例句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常见含义及解释
1. 增加、增多
表示数量或程度上的增加,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
2. 好处、利益
指对人或事物有益的部分,常与“利”连用,如“益处”。
3. 更加、更进一步
表示程度的加深或动作的延续,相当于“更加”。
4. 通“溢”,水满溢出
在某些古文中,“益”可通“溢”,表示水满而流出。
5. 副词,渐渐地
表示逐渐发展或变化的过程。
二、典型例句及释义
| 例句 | 出处 | “益”的含义 | 释义 |
|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 | 古文 | 增加 | 每天读书可以增长见识 |
| 有善相告,无勿言也;有恶相告,无勿言也。——《论语》 | 《论语》 | 利益 | 互相帮助,互为益处 |
|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 | 《论语》 | 更加 | 多听多看,更加谨慎 |
| 水益深,其舟益狭。——《庄子》 | 《庄子》 | 水满溢出 | 水越深,船就越窄 |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 | 《论语》 | 好处 | 有益的朋友是三种 |
三、总结
“益”在古文中是一个多义字,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以表示“增加、增多”、“好处、利益”、“更加、更进一步”等含义。学习古文时,需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其确切意义。通过掌握这些常见用法,有助于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表格总结:
| 含义 | 用法举例 | 例句出处 | 说明 |
| 增加、增多 | 一日不读书…… | 《读书》 |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增加 |
| 好处、利益 | 有善相告…… | 《论语》 | 表示对人有利的部分 |
| 更加、更进一步 | 多闻阙疑…… | 《论语》 | 表示程度的加深 |
| 溢出 | 水益深…… | 《庄子》 | 通“溢”,水满而流出 |
| 渐渐地 | 益者三友…… | 《论语》 | 表示逐渐发展或变化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益”在古文中的用法丰富多样,理解其不同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