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古文中的司字怎么解释

2025-10-25 22:41:29

问题描述:

古文中的司字怎么解释,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22:41:29

古文中的司字怎么解释】在古代汉语中,“司”是一个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使用广泛。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搭配,“司”可以表示“主管、管理”、“官职、职位”、“责任、职责”等多种意思。以下是对“司”字在古文中常见意义的总结,并附有表格以方便理解。

一、

“司”字在古文中主要用作动词或名词,常与“事”、“职”、“责”等词搭配使用,表示“主管、管理”的意思。它也可以作为名词,指代某种官职或职责。

1. 作为动词:表示“主管、管理”,如“司事”、“司职”。

2. 作为名词:表示“官职、职位”,如“司空”、“司徒”。

3. 引申义:可表示“负责、承担”,如“司命”、“司天”。

在不同朝代和文献中,“司”字的具体用法略有差异,但总体上都围绕“管理、职责”这一核心含义展开。

二、表格:古文中“司”字的常见解释

字形 拼音 常见解释 举例 出处/文献
主管、管理 司事、司职 《尚书》、《左传》
官职、职位 司空、司徒 《周礼》、《汉书》
责任、职责 司命、司天 《楚辞》、《史记》
掌管、控制 司马、司农 《后汉书》、《三国志》
表示“担任某职” 司谏、司理 《宋史》、《明史》

三、结语

“司”字在古文中具有多义性,但核心含义始终围绕“管理、职责”展开。了解其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内容。在学习古文时,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

如需进一步探讨“司”字在特定典籍中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