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夜书所见的意思】一、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萧萧梧叶送寒声”、“夜深风竹敲秋韵”,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进而引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这首诗虽然篇幅简短,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古典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通过“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眼前之景与内心情感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由景及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夜书所见》 |
| 作者 | 叶绍翁(南宋) |
| 体裁 | 七言绝句 |
| 原文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此为《声声慢》内容,此处应为《夜书所见》原诗) 正确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风竹敲秋韵。 |
| 译文 | 萧萧的梧桐叶声带来寒意, 江上的秋风吹动游子的心绪。 知道孩子正在灯下捉蟋蟀, 深夜里风吹竹林发出秋的声响。 |
| 主题思想 |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及在异乡夜晚的孤独感。 |
| 艺术特色 | 1. 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2. 语言简洁,含蓄隽永; 3. 以小见大,借景抒情。 |
| 情感表达 | 孤独、思乡、惆怅、宁静 |
三、结语
《夜书所见》虽为一首小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人在异乡时的内心波动。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