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含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应多反省自己,少指责别人,这样就能远离怨恨和矛盾。它强调的是自我修养与宽容待人的态度,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处世的重要理念。
一、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论语·卫灵公》 |
| 原文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 字面意思 | 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 |
| 核心思想 | 自我反省、宽以待人 |
| 现实意义 | 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提升个人修养 |
| 儒家思想 | 强调“仁”与“恕”,提倡自我约束与包容 |
二、深入解析
“躬自厚”是指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薄责于人”则是指对他人的过失要宽容,不要过于苛责。这种态度不仅是一种处世智慧,也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若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躬自厚”,就会减少因自我中心而产生的冲突;若能“薄责于人”,则更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种态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现实应用举例
| 场景 | 应用方式 | 效果 |
| 工作中同事失误 | 不急于指责,先反思自身是否有疏漏 | 减少矛盾,促进团队合作 |
| 家庭关系紧张 | 多从自身找原因,不一味埋怨对方 | 缓解矛盾,增进理解 |
| 社交场合冲突 | 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批评 | 避免误会,维护良好形象 |
四、结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仅是古人的处世之道,也是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首先要审视自己,而不是急于责怪他人。只有具备这样的胸怀,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和与社会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