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是什么意思】“躬行”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亲身实践、身体力行的意思。它强调的是一种实际行动和落实,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思想上。在古代文化中,“躬行”常与道德修养、治国理政等紧密相关,体现出一种知行合一的理念。
一、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词义 | “躬”指自身、亲自;“行”指行动、实践。合起来即“亲身实践”。 |
| 出处 | 最早见于《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如“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个人行为、品德修养、治国理政等方面。 |
| 近义词 | 实践、践行、实行、履践 |
| 反义词 | 空谈、虚言、纸上谈兵 |
二、常见用法举例
1. 个人修养方面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便需“躬行”。
- 如:他虽学识渊博,却从不躬行,故难成大器。
2. 治国理政方面
- 君主若只讲仁义而不躬行,难以赢得民心。
- 如:古时明君皆以身作则,躬行节俭,以教化百姓。
3. 教育理念方面
-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应引导学生躬行实践。
- 如: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躬行”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职场、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仅有想法而无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成果。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那些不仅懂道理,还能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四、总结
“躬行”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更是对行动力的体现。它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倡导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躬行”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