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琴绝弦出处于哪里】“破琴绝弦”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愤怒而毁坏乐器,表达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
“破琴绝弦”最早见于《史记·刺客列传》,讲述了春秋时期著名刺客荆轲的故事。在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荆轲在易水边高歌,悲壮激昂,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情绪激动,拔剑击筑,将琴击碎,表示决意赴死。后世便用“破琴绝弦”来形容人因情绪激烈而毁坏乐器的行为。
这一成语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感情,也象征着一种决绝、悲壮的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破琴绝弦”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忠义、悲情或决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破琴绝弦 |
出处 | 《史记·刺客列传》 |
典故来源 | 荆轲刺秦王前,于易水边击筑破琴,表达决意 |
含义 | 形容因极度悲愤或情绪激动而毁坏乐器,表现决绝或悲壮之情 |
文化意义 | 表达忠诚、悲壮、决绝的情感,常见于文学与历史题材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感强烈、意志坚定的场合 |
延伸含义 | 也可引申为对某种信念或理想的彻底放弃 |
三、结语
“破琴绝弦”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忠义、情感与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