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什么意思】“捶胸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极度悲伤、懊悔或愤怒时的肢体动作。这个成语形象生动,能够让人立刻联想到情绪激动的状态。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出处、用法以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捶胸顿足”字面意思是“捶打胸部,跺脚”,引申为人在情绪极度激动时的身体表现。通常用于表达:
- 极度的悲伤(如失去亲人)
- 深深的懊悔(如做错事后的自责)
- 强烈的愤怒(如受到不公待遇)
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二、出处与演变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吾闻君子见危授命,见得思义,食焉不避其难,死焉不避其罪,此之谓也。’于是遂行。孔子曰:‘……’” |
现代使用 | 后世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现代汉语中也常被引用,尤其在描写人物情感时 |
注:虽然“捶胸顿足”并非直接出自《左传》,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在古代文献中已有类似描写,后人将其发展为固定成语。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说明 | 例句 |
描述情绪 | 用于描述人物因强烈情绪而做出的动作 | 他听到噩耗后,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
文学描写 | 常用于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中 | 她捶胸顿足,泪如雨下,仿佛世界都崩塌了。 |
口语中较少使用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更倾向于说“非常伤心”或“气得跳脚”。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词语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悲愤交加、捶心泣血 |
反义词 | 泰然自若、无动于衷、冷静自持 |
五、常见搭配
搭配 | 说明 |
捶胸顿足地哭 | 表示边哭边捶打胸口 |
捶胸顿足地骂 | 表示愤怒地大骂 |
捶胸顿足地后悔 | 表示极度懊悔 |
六、总结
“捶胸顿足”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描绘人物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它不仅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让读者或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创作、演讲、写作中却非常实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捶胸顿足 |
含义 | 形容极度悲伤、懊悔或愤怒时的肢体动作 |
出处 | 《左传》相关描写演变而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
例句 | 他听到噩耗后,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捶心泣血 |
反义词 | 泰然自若、无动于衷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汇,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