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的意思】“捶胸顿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愤怒或懊悔时的情绪反应。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形象的表达力,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
一、成语释义
捶胸顿足:
- 捶胸:用拳头击打胸部。
- 顿足:用脚用力跺地。
- 整体意思:形容人因情绪激动而做出剧烈的身体动作,通常用于表达极度的悲痛、愤怒或懊悔。
二、成语来源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闻之,曰:‘吾无以待之。’乃使大夫行,曰:‘若我有罪,愿以死谢。’于是士会退,捶胸顿足,泣血。” |
结构 | 联合式成语,由两个动词短语构成。 |
感情色彩 | 贬义或中性,视语境而定,多用于描写情绪激烈的情景。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日常口语中,表达强烈情感。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哀痛欲绝、捶心泣血、痛不欲生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镇定自若、冷静沉着、泰然处之 |
四、实际应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后,捶胸顿足,泪如雨下。”
2. 日常生活中:
“考试失利后,他坐在地上捶胸顿足,久久不能平静。”
3. 影视剧中:
“看到亲人遇难,主角捶胸顿足,表现出极度的悲痛。”
五、总结
“捶胸顿足”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通过身体动作来传达内心深处的强烈情绪。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广泛使用,能够准确表达人在极端情绪下的状态。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表达方式。
成语 | 拳头击打胸部,脚用力跺地 |
含义 | 表达极度悲痛、愤怒或懊悔 |
来源 | 《左传》 |
用法 | 描写情绪激烈时的身体反应 |
情感色彩 | 多为贬义或中性 |
应用场景 | 文学、影视、日常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