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原文及翻译】一、原文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出自《贞观政要·君道》。原文如下:
> “夫安,天下之大本也;知止,所以安也。故曰:‘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治国之道时所言,强调在有所作为之前,应先思考如何适可而止,以达到安定百姓的目的。
二、翻译
原文:
“夫安,天下之大本也;知止,所以安也。故曰:‘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翻译:
安定是天下最重要的根本;懂得适可而止,才能实现安定。因此说:“在准备有所作为的时候,应当想到适可而止,从而让百姓安定。”
三、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原文及翻译 |
出处 | 《贞观政要·君道》 |
原文 | 夫安,天下之大本也;知止,所以安也。故曰:“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翻译 | 安定是天下最重要的根本;懂得适可而止,才能实现安定。因此说:“在准备有所作为的时候,应当想到适可而止,从而让百姓安定。” |
核心思想 | 强调在行动前应考虑适度,避免过度,以实现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安宁。 |
历史背景 | 出自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反映其治国理念中对“节制”与“仁政”的重视。 |
现实意义 | 提醒领导者在决策和行动中应保持理性与克制,注重长远利益与社会稳定。 |
四、结语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不仅是古代帝王治国的重要指导原则,也对现代管理与个人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应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度,是否真正有利于整体的和谐与稳定。这种“知止”的智慧,是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