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兼备什么意思】“攻守兼备”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面对挑战时,既能主动出击,又能有效防御。这个词语多用于军事、体育、商业策略等领域,强调全面的应对能力。
一、
“攻守兼备”原意是指在战斗中既能进攻,也能防守,具备全面的能力。后来引申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灵活应对,既不被动挨打,也不盲目冒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战术层面,也体现在战略思维和心理素质上。
在现代语境中,“攻守兼备”常用来形容:
- 个人:有进取心,同时也有自我保护意识;
- 团队:既有开拓精神,也有应变能力;
- 策略:既有攻击性目标,也有防御性措施。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攻守兼备 |
拼音 | gōng shǒu jiān bèi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虽未直接出现,但后世引申为攻守并重) |
字面意思 | 攻击与防守都具备 |
引申含义 | 指具备全面应对能力,既能主动出击,也能有效防御 |
使用场景 | 军事、体育、商业、管理等 |
常见搭配 | 攻守兼备的策略 / 攻守兼备的球员 / 攻守兼备的团队 |
近义词 | 全面发展、进退有度、稳中求胜 |
反义词 | 只攻不守、只守不攻、偏激冒进 |
适用对象 | 人、团队、策略、战术等 |
三、结语
“攻守兼备”不仅仅是一种战术选择,更是一种成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环境时,要兼顾主动与稳健,做到进退自如,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