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最初形容的是什么】“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语,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它的来源和最初的含义。实际上,“国色天香”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女性的,而是与一种花卉有关。
一、
“国色天香”出自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原意是指牡丹花的美丽和香气。其中“国色”指的是牡丹在群芳中出类拔萃的姿容,“天香”则形容其浓郁的芳香。后来,这个词语逐渐被引申为对美女的赞美,尤其是指容貌出众、气质非凡的女子。
尽管现代语境中“国色天香”多用于形容女性,但其最初的意义与花卉密切相关,特别是牡丹。因此,在了解这一成语时,不能忽视它最初的植物文化背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国色天香 |
| 出处 | 唐代诗人罗虬《比红儿诗》 |
| 最初含义 | 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与香气 |
| “国色”含义 | 指牡丹在众花中最为艳丽、出众的姿容 |
| “天香”含义 | 指牡丹花的浓郁芳香 |
| 后世引申义 | 被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气质高雅 |
| 现代常用语境 | 多用于赞美女性的美貌和风韵 |
| 文化意义 | 体现了古代对花卉的审美以及文学中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
三、结语
“国色天香”从最初的花卉赞美,到后来的女性称颂,展现了汉语成语在历史演变中的丰富性与包容性。了解其本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