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剩余价值】在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指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其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利润的来源。
一、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中,超出其工资(即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中,除了自己应得的报酬外,剩下的部分被资本家所占有。
例如: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为100元,而他在8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总价值为200元。那么这200元中,有100元是工人的工资,另外100元就是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二、剩余价值的来源
1. 劳动时间的延长
工人需要工作更长时间,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 劳动强度的提高
在相同时间内,工人被要求完成更多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3. 技术进步与机器使用
使用先进的机器和工具,提高生产率,使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
4. 剥削制度
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迫使工人接受低于其劳动价值的工资。
三、剩余价值的作用
作用 | 内容 |
利润来源 |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 |
资本积累 | 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再投资于扩大再生产 |
阶级矛盾 | 剩余价值的剥削是引发劳资矛盾的重要原因 |
经济发展 | 剩余价值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扩张 |
四、总结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关键概念,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它不仅是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和经济不平等的重要体现。理解剩余价值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
关键词: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利润、剥削、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