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贯啥意思】在《论语》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曾参所说的一段话。其中“贯”字的理解,历来是儒家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一、原文解析
原文: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出处:
出自《论语·里仁》篇。
人物背景:
- 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 曾参(子渊):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孝著称,后世尊为“宗圣”。
二、“贯”字含义分析
“贯”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如“穿通”、“贯穿”、“贯彻”等。在“吾道一以贯之”中,“贯”的核心意义是“贯穿”或“贯通”,即“用一个根本的原则来贯穿所有道理”。
1. 常见解释: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贯 | 穿通、贯穿 | 指一个根本原则贯穿于各种具体行为或道理之中 |
一 | 统一、唯一 | 表示“一个根本的道理”或“大道” |
以 | 用、凭借 | 表示手段或方式 |
贯之 | 贯彻、贯穿 | 将“一”贯彻到各种事理中 |
三、不同学者的观点
学者 | 观点 | 简要说明 |
朱熹 | “一以贯之”指“以忠恕之道贯穿一切” | 认为“一”是“忠恕”,即待人接物的根本原则 |
王阳明 | 强调“心即理”,认为“一”是本心 | 认为“贯之”是将本心推广至万事万物 |
杨伯峻 | 解释为“用一个原则来统摄全部道理” | 更注重语言和逻辑上的理解 |
现代学者 | 多从哲学角度出发 | 认为“贯”是方法论,强调统一性与系统性 |
四、总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一以贯之”,即孔子强调其思想体系有一个根本的原则,能够贯穿于一切言行和道理之中。
- “一” 是核心理念,可能是“仁”、“忠恕”、“中庸”等;
- “贯” 是贯彻、贯穿,意味着这个核心理念可以指导和统摄其他具体实践;
- “之” 指代“道”或“理”,即整个思想体系。
因此,“贯”在此处并不是简单的“贯穿”,而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统一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方法。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里仁》 |
人物 | 孔子、曾参 |
关键词 | “一以贯之” |
“贯”的含义 | 贯穿、贯彻、贯通 |
“一”的含义 | 核心原则、统一之道 |
整体含义 | 用一个根本原则贯穿一切道理 |
不同解释 | 朱熹、王阳明、杨伯峻等各有侧重 |
现代理解 | 强调思想系统的统一性和实践性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贯”在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体现了儒家思想追求“道一而行”的思维方式。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