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视眈眈的意思及例句】“虎视眈眈”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像老虎一样盯着目标,目光凶狠、充满敌意或企图。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关注、觊觎或威胁,带有负面或紧张的意味。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虎视眈眈 |
| 拼音 | hǔ shì dān dān |
| 出处 | 《周易·颐卦》:“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
| 释义 | 像老虎一样瞪着眼睛盯着,形容对人或事物有强烈的欲望或敌意。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表示警惕、戒备或威胁。 |
| 近义词 | 目不转睛、虎踞龙盘、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
| 反义词 | 若无其事、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敌人或对手的敌意 | 敌军在山脚下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
| 表达对权力或利益的渴望 | 商家们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新兴市场,都想分一杯羹。 |
| 表现警惕或戒备心理 | 家长对孩子虎视眈眈,生怕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
| 形容动物的凶猛姿态 | 狮子虎视眈眈地盯着猎物,准备发起攻击。 |
三、常见误用提示
1. 误用对象:不要用于形容善意的注视或欣赏,如“她虎视眈眈地看着画展”,这样会让人误解为敌意。
2. 搭配不当:避免与“温柔”、“友善”等词搭配使用,否则逻辑上矛盾。
3. 语气过重:适用于正式或严肃场合,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总结
“虎视眈眈”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的成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关注、敌意或觊觎。在写作中合理使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导致意思偏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