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羖大夫的意思是什么】“五羖大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位非常有才能、品德高尚且被重用的贤臣。这个词语背后有着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体现了古代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一、
“五羖大夫”出自《史记·秦本纪》,指的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贤相——百里奚。他原本是楚国人,后来流落至虞国,被晋国俘虏,后又成为奴隶,最终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羖)为代价赎回,并任命为宰相。由于他出身低微却能辅佐国家兴盛,因此被称为“五羖大夫”。
“羖”是指黑色的公羊,“五羖”即五张黑羊皮,象征着秦穆公对百里奚的重视与礼遇。后来,“五羖大夫”逐渐演变为一个典故,用来比喻德才兼备、出身卑微但成就非凡的贤人。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五羖大夫 |
| 出处 | 《史记·秦本纪》 |
| 含义 | 指一位出身卑微但才华出众、被重用的贤臣 |
| 典故人物 | 百里奚 |
| 背景故事 | 百里奚原为楚国人,后流落为奴,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赎回并重用 |
| “羖”的含义 | 黑色的公羊 |
| “五羖”象征 | 秦穆公对贤才的重视与礼遇 |
| 现代引申义 | 形容有才华、有品德、受重用的人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或描述有突出贡献的贤臣或人才 |
三、结语
“五羖大夫”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贤才不应被出身所限制,而应因其能力与品德受到尊重和重用。这一典故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时,应注重其实际能力和道德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