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文言文翻译】《问说》是清代学者刘开所写的一篇议论文,文章围绕“问”这一主题展开,强调了“问”的重要性,指出“不问则无以知其理”,倡导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提问、勇于求索。以下是对《问说》的文言文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问说》通过阐述“问”的意义与作用,提出“学必好问”的观点,认为只有不断提问,才能深入理解知识,提升自我。文中引用孔子、孟子等古代圣贤的例子,说明“问”是治学的重要途径。同时,作者也批评了那些因怕羞或自满而不愿提问的人,指出这种态度不利于学问的进步。
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启发性,至今仍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文言文与翻译对照表
|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 君子之学必好问。 | 君子的学习一定要善于提问。 |
|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 提问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
| 非问无以明理,非学无以广识。 | 没有提问就无法明白道理,没有学习就无法增长见识。 |
| 好问者,犹农夫之耕田也。 | 喜欢提问的人,就像农夫耕种土地一样。 |
| 不问则无以知其理,不学则无以成其业。 | 不提问就无法了解其中的道理,不学习就无法成就事业。 |
| 夫问者,所以求益也。 | 提问,是为了求取益处。 |
| 问而不答,则思之;思而不通,则问之。 | 提问而得不到回答,就要思考;思考不通,就要再提问。 |
| 问于人,不如问于心。 | 向别人请教,不如自己用心思考。 |
| 学贵有疑,疑则进。 | 学习贵在有疑问,有了疑问就会进步。 |
| 不问则无以知其道,不学则无以达其志。 | 不提问就无法知道其中的道理,不学习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
三、总结
《问说》是一篇关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态度的优秀文章,强调了“问”的重要性,主张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文章不仅对古代学者有启发作用,对现代学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翻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内涵。
结语:
“问”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推动个人成长的动力。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才能不断进步,达到更高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