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诗】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寒冷与月光的清冷,烘托出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情绪。
诗句“露从今夜白”描述了秋天夜晚的露水开始变白,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心中的月亮也总是故乡的最明亮。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体现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 |
出处 | 《月夜忆舍弟》 |
原文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意象 | 露水、月亮、秋夜 |
情感 | 思念、孤独、乡愁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 |
二、全诗原文及赏析
原文: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弟弟失散,内心充满忧思。诗中前两句描写边塞秋夜的寂静与孤寂,接着用“露从今夜白”点明时节变化,引出对故乡的思念。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对亲人安危的担忧与无法联系的无奈。
“月是故乡明”一句,虽看似写景,实则饱含深情。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出人在异乡时对熟悉事物的特殊情感。这种情感在古诗词中极为常见,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意象。
三、结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仅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名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达思乡情怀的重要符号。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在今天,这句诗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醒我们在忙碌生活中不忘对家乡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