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忽闻收蓟北全诗】一、
《剑外忽闻收蓟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为:
>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杜甫得知战乱结束的消息后,心情激动,写下此诗。诗中通过“涕泪满衣裳”、“喜欲狂”等描写,表现出诗人听到捷报时的惊喜与激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归乡的渴望。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结构严谨,是杜甫晚年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剑外忽闻收蓟北 |
作者 | 杜甫(唐代)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刚结束,诗人得知战乱平息的消息 |
诗体 | 七言律诗 |
主题 | 欢喜、希望、思乡 |
关键词 | 涕泪、喜欲狂、还乡、青春作伴 |
情感基调 | 激动、喜悦、感慨 |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结构紧凑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
代表句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三、结语
《剑外忽闻收蓟北》不仅是一首记录历史事件的诗作,更是一幅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画卷。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诗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