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什么意思】“涸辙之鲋”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干涸车辙中的小鱼”,用来比喻在困境中急需帮助的人或事物。下面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成语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涸辙之鲋 |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 字面意思 | 干涸车辙中的小鱼 |
| 引申意义 | 在困境中急需帮助的人或事物 |
| 使用场景 | 描述处于危难中、需要援助的情况 |
| 语法结构 | 名词性短语(常作主语或宾语) |
| 近义词 | 饥寒交迫、雪中送炭、急如星火 |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无忧无虑、衣食无忧 |
二、详细解释
“涸辙之鲋”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庄子在途中遇到一只被困在干涸车辙中的小鱼,小鱼请求庄子给它一瓢水来救命。庄子答应了,但表示要先去南方找水再回来救它。小鱼无奈地说道:“我如今连一瓢水都等不到,还谈什么南方的江河呢?”
这则寓言通过小鱼的遭遇,表达了人在极度困境中对帮助的渴望,以及“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现实问题。
因此,“涸辙之鲋”常用来形容那些身处绝境、亟需援助的人或事物,强调“及时帮助”的重要性。
三、使用示例
1. 他现在就像涸辙之鲋,急需朋友的帮助才能渡过难关。
2. 公司目前资金紧张,员工们如同涸辙之鲋,等待着救援。
3. 面对这场灾难,政府必须迅速行动,否则百姓将如涸辙之鲋般痛苦不堪。
四、拓展理解
虽然“涸辙之鲋”多用于描述困境中的求助者,但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引申为一种对“弱者关怀”的呼吁。它提醒人们,在他人面临困境时,应尽己所能给予支持与帮助,而不是袖手旁观。
五、结语
“涸辙之鲋”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和道德的表达。它让我们思考:在社会中,我们是否愿意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那“一瓢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中“仁爱”与“互助”的体现。
总结:
“涸辙之鲋”寓意深刻,既是对困境中人的同情,也是对助人精神的呼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体察他人之难,施以援手,让世界多一份温暖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