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舟五号的资料关于神舟五号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其中,“神舟五号”作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神舟五号”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第五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首次实现载人飞行的任务。该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历时21小时23分钟,完成了绕地球14圈的飞行后,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地面。这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神舟五号的主要任务与意义
- 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梦想。
- 验证关键技术:包括生命保障系统、轨道控制、返回着陆等。
- 提升国际地位: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 为后续任务奠定基础:为后续的“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载人飞行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神舟五号关键信息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发射时间 | 2003年10月15日 |
| 发射地点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 运载火箭 | 长征二号F型 |
| 航天员 | 杨利伟(首位中国航天员) |
| 飞行时长 | 约21小时23分钟 |
| 绕地圈数 | 14圈 |
| 返回时间 | 2003年10月16日 |
| 返回地点 | 内蒙古四子王旗 |
| 任务性质 |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
| 意义 |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
四、神舟五号的技术特点
- 飞船结构:采用三舱构型,包括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 生命保障系统:具备供氧、温控、通信等基本功能,确保航天员安全。
- 控制系统:具备自动导航与手动操控双模式,提高任务可靠性。
- 返回技术:采用降落伞减速、缓冲装置等方式,确保安全着陆。
五、神舟五号的历史评价
神舟五号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突破,也极大提升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它标志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后续空间站建设、深空探测等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全球航天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
神舟五号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其意义深远。通过这次任务,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坚定的探索精神。未来,随着“天宫”空间站的逐步建成,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