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式和构形式的区别】在语言学中,"构造式"与"构形式"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语言结构的分析,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总结,并通过表格进行对比说明。
一、概念总结
构造式(Construction)
“构造式”通常指语言中具有特定意义和结构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是一个词、短语、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构造式强调的是语言单位的整体性及其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功能。例如,“把”字句、“被”字句等都是常见的构造式,它们不仅有固定的结构,还承载着特定的语义功能。
构形式(Constructional Form)
“构形式”则更侧重于语言单位的形态特征,即其外在表现形式。它关注的是语言成分如何组合成某种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在形式上的变化。构形式可以理解为构成某个构造式的具体形式或模式,比如动词加“了”表示完成时,这种形式就属于构形式的一部分。
二、区别对比表
| 对比项 | 构造式 | 构形式 |
| 定义 | 具有特定语义和语法功能的语言单位 | 语言单位的形式特征或组合方式 |
| 侧重点 | 整体意义与功能 | 外在形式与结构变化 |
| 示例 | “把”字句、“被”字句 | 动词+了、名词+的 |
| 研究角度 | 语义与功能 | 形式与结构 |
| 应用范围 | 句子层面、语篇层面 | 词法、句法层面 |
| 是否可变 | 一般较稳定,具固定性 | 可根据语境灵活变化 |
三、总结
总的来说,“构造式”更强调语言单位的意义和功能,而“构形式”则更关注语言单位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虽然密切相关,但在研究目的和应用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语言结构,提升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