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一种古典的韵味。它常出现在诗词中,比如“霓裳羽衣曲”,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乐舞和华丽的服饰。那么,“霓裳”到底怎么念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词的读音、含义以及它的文化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霓裳”的拼音。“霓”字读作 ní,第二声;“裳”字则读作 cháng,第二声。所以“霓裳”的正确读音是 ní cháng。需要注意的是,“裳”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读作 shang(第一声),例如“衣裳”中的“裳”就读作 shang。但在“霓裳”这个词中,必须读作 cháng。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霓裳”这个词的意思。从字面上看,“霓”指的是彩虹,也常用来形容色彩斑斓、轻盈飘逸的衣物;“裳”则是古代对下装的称呼,后来泛指衣服。因此,“霓裳”可以理解为一种色彩绚丽、轻柔飘逸的服装,通常用于形容仙女或贵族女子的服饰。
在文学作品中,“霓裳”常常与“羽衣”连用,组成“霓裳羽衣”。这个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诗中并没有直接提到“霓裳羽衣”,但后世文人常将“霓裳羽衣”与杨贵妃联系在一起,认为她曾穿着这种华美的服饰跳舞,从而赋予了这个词更多浪漫与传奇色彩。
此外,“霓裳”也常被用来形容优美的舞蹈或音乐,如“霓裳羽衣舞”就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之一,以其轻盈优美、富丽堂皇而著称。
总结一下:
- “霓裳”的正确读音是 ní cháng。
- “霓裳”原意是指华丽的服饰,后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象征美丽、高贵与梦幻。
- 它常与“羽衣”连用,形成“霓裳羽衣”,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如果你在阅读古文或欣赏古典艺术时遇到这个词,记住它的发音和含义,就能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了。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霓裳”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