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2025-11-06 04:15:54

问题描述: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04:15:54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心理干预、沟通技巧和情绪支持等手段,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以下是关于护理心理学中常见术语的名词解释,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名词解释()

1. 护理心理学:研究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并促进康复的一门学科。

2. 心理护理: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观察、沟通、心理疏导等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护理行为。

3. 应激反应: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适应性反应,可能表现为焦虑、紧张或情绪波动等。

4. 心理评估: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及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

5. 心理干预:根据心理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如心理咨询、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6. 共情能力: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互动过程中,能够理解并感受患者的情绪和需求的能力,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7. 患者中心护理:强调以患者的需求为核心,尊重其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一种护理理念。

8. 心理健康: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够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9. 心理适应:个体在面对疾病、环境变化或社会角色转变时,所表现出的积极调整和适应能力。

10. 护理伦理:指导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尊重患者权利、保护隐私、保持专业操守等。

二、名词解释表

序号 名词 定义
1 护理心理学 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交叉学科。
2 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缓解压力的护理方式。
3 应激反应 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性反应,如焦虑、紧张等。
4 心理评估 对患者心理状态、情绪和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5 心理干预 根据心理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6 共情能力 护理人员理解和感受患者情绪与需求的能力,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7 患者中心护理 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
8 心理健康 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保持良好状态,能有效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9 心理适应 个体在面对变化时,表现出的积极调整和适应能力。
10 护理伦理 指导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尊重患者、保护隐私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护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及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