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的意思】“过河拆桥”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人在达到目的后,为了自身利益或防止他人利用自己,而采取的一种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渡过河流之后,将桥梁拆除,以防止别人再使用,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过河拆桥 |
| 拼音 | guò hé chāi qiáo |
| 出处 | 《元曲·张可久·卖花声》:“不念旧情,过河拆桥。” |
| 含义 |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或事物,不再给予支持或回报。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人的不讲诚信、忘恩负义行为。 |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过河拆桥”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杂剧中,原本是描述一种实际行为:一个人在过河后,为了防止别人再次使用同一座桥,将其拆除。后来,这一行为被引申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做事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和道德操守。
在现代汉语中,“过河拆桥”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合作过程中,一旦达成目标就立即翻脸、不再提供帮助的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诚信原则,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商业合作 | 甲公司与乙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产品成功后,甲公司拒绝支付应得的利润,甚至试图抢夺技术成果。 |
| 朋友关系 | 小王在困难时得到好友小李的帮助,事后却对小李冷眼相待,甚至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
| 工作场合 | 一个员工在完成项目后,把功劳归于自己,而忽略了团队成员的贡献,甚至在后续工作中排斥他们。 |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感恩戴德 |
五、总结
“过河拆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现实问题——利益面前的道德缺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警惕这种行为,学会感恩与回馈,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失去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通过理解并正确使用“过河拆桥”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成熟和理性,建立起更稳固的信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