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2025-10-26 08:36:39

问题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08:36:39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一、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著名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文章通过问答形式,探讨了治国之道,强调“仁政”思想,主张以民为本,施行德治。

“寡人之于国也”直译为“我对国家的作为”,是梁惠王在对话中提出的问题,意指他对于治理国家是否尽到了责任。孟子则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逻辑推理,指出梁惠王虽然表面上关心百姓,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实施仁政,未能做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本文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理念,也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我对于国家的治理,已经尽心尽力了。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如果河内发生饥荒,就将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凶亦然。 河东如果发生饥荒,也这样做。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观察其他国家的政务,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但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比如,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怎么样?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说:“不可以,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算是逃跑啊。”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梁惠王说:“我糊涂了,不能进一步明白这个道理了。”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年人不用再背着或顶着东西走在路上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讲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反复讲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老年人就不会再在路上背负东西了。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做却不能称王天下,是没有过这样的事的。

三、结语

《寡人之于国也》不仅是对当时政治问题的回应,更是对理想治国方式的探索。通过这篇短文,我们不仅了解了孟子的思想,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社会公平与民生福祉的重视。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领导者应当以民为本,施以仁政,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努力之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