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的意思是什么】“救死扶伤”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医生、护士等医疗工作者在救治病人时表现出的高尚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强调了帮助他人、拯救生命的重要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救死 | 挽救濒临死亡的人 |
扶伤 | 帮助受伤的人恢复健康 |
整体意思是:在别人生命垂危或身体受伤时,主动伸出援手,尽全力去救助和治疗。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救人之命,救死扶伤。”
- 用法:多用于赞扬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在紧急情况下勇敢救人、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
- 近义词:舍己救人、见义勇为、仁心仁术
- 反义词:见死不救、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救死扶伤”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无论是在医院、急救现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遇到危险或需要帮助,都能看到“救死扶伤”精神的践行者。
四、总结
内容 | 说明 |
成语含义 | 在他人生命垂危或受伤时,主动施以援手,尽力救助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
现实意义 | 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理解“救死扶伤”的真正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这一成语的文化价值,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关爱生命,弘扬这种崇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