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不周是什么意思】“供养不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照顾、关怀或支持不够周到。这个词语多用于表达歉意或自责,强调在某些方面未能尽到责任或义务,导致对方感到失望或不满。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表示对他人照顾、关心或支持不够周全,未能做到应有的责任或义务。 |
使用场合 | 常用于自责、道歉或解释未能满足他人期望的情况。 |
情感色彩 | 带有谦逊、自责的语气,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常见搭配 | “对长辈供养不周”、“对朋友供养不周”等。 |
二、详细解析
“供养”原指供给生活所需,如食物、衣物、金钱等,后引申为对人的情感支持、精神关怀和实际帮助。“不周”则表示不周到、不全面。因此,“供养不周”整体意思是:在照顾、支持或关照某人时,未能做到全面、细致、到位。
这个词语多用于家庭、亲友关系中,尤其是对长辈、师长或重要人物的关怀不足时使用。例如:
- “我工作繁忙,未能好好照顾父母,实在供养不周。”
- “这次活动安排不当,让嘉宾感到不便,是我们供养不周。”
三、与其他类似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供养不周”的区别 |
照顾不周 | 指对某事处理得不够细致 | 更侧重于事务处理上的疏忽 |
怠慢失礼 | 对他人不够尊重 | 更强调态度问题 |
力不从心 | 想做但能力不足 | 强调能力与意愿的差距 |
无能为力 | 无法帮助或改变现状 | 强调客观限制 |
四、使用建议
-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可适当使用“供养不周”,以体现谦逊和责任感。
- 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更适合书面语或较正式的道歉场合。
- 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避免误解。
五、结语
“供养不周”是一个带有谦逊和自责意味的成语,适用于表达对他人关怀不够的歉意。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提升沟通的礼貌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