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尽什么意思】“芳菲尽”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间(指平地或一般地方)四月的时候,花儿都已经凋谢了,而在山上的寺庙里,桃花才刚刚盛开。
一、
“芳菲尽”是一个汉语词语,用来形容花草繁盛的景象已经结束,花儿逐渐凋零。其中,“芳菲”指的是花草的香气和美丽,“尽”表示“完、尽”。因此,“芳菲尽”常用来表达春天即将过去、花期已过的情景。
在古诗中,“芳菲尽”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写,也常带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例如在《大林寺桃花》中,诗人通过对比山寺与人间的花开情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意象 |
芳菲 | 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 古诗词常见 | 形容春日繁盛景象 | 春天、美好、短暂 |
尽 | 完、结束 | 古代常用 | 表示事物的终结 | 结束、消逝、变化 |
芳菲尽 | 花草盛开的景象结束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描写春末景象,表达时光流逝之感 | 春去秋来、人生无常 |
三、延伸理解
“芳菲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描写,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花开花落往往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诗人借“芳菲尽”表达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此外,“芳菲尽”也可以用于现代语境中,比喻某种美好的状态或氛围逐渐消失,如一段感情、一种环境、一个时代的结束。
四、结语
“芳菲尽”虽然只有三个字,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它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与哲思的载体。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并在生活中体会时间与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