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忱而卧是什么意思】“高忱而卧”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战国策·齐策一》中的典故。原意是“高枕而卧”,即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安然入睡,比喻对危险或困难缺乏警惕,自以为安全无忧。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高忱而卧 |
拼音 | gāo chén ér wò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一》:“今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臣闻上古之时,人无疾病,安卧高枕。” |
本义 | 把枕头垫高,安心睡觉,形容生活安定,没有忧虑 |
引申义 | 比喻对危险或问题缺乏警惕,自以为安全,容易导致失败或危机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那些过于乐观、忽视潜在风险的人或行为 |
近义词 | 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
反义词 | 居安思危、如履薄冰 |
二、成语故事背景
“高忱而卧”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的是齐国大夫淳于髡劝谏齐王要重视国家的隐患,不要只顾享乐。他用“高枕而卧”的比喻,提醒齐王不能因表面安稳而忽视内忧外患。
后来,“高忱而卧”逐渐演变为“高枕无忧”,但两者意义相近,都强调对未来的漠视和过度自信。
三、现代应用与警示
在现代社会中,“高忱而卧”常用来形容一些人对工作、生活或事业上的风险不够重视,认为一切都会顺利发展,结果却可能因疏忽而遭遇挫折。
例如:
- 企业高管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市场变化,最终导致公司陷入困境;
- 学生只依赖临时抱佛脚,不注重平时积累,考试时措手不及;
- 国家政策制定者若对社会矛盾视而不见,可能引发更大的不稳定。
四、结语
“高忱而卧”虽看似安逸,实则暗藏危机。真正的智慧在于“居安思危”,在平稳中看到潜在的风险,在成功中保持清醒。只有不断警醒自己,才能避免因一时的松懈而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