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的 得 是什么意思】一、
在古文“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中,“得”字是一个关键的虚词,其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这句话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原文为:“将军亚夫可得而犯邪?”意思是“难道可以轻易冒犯周亚夫吗?”
这里的“得”表示一种可能性或能力,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可以”。它用于疑问句中,表达对某事是否可能发生的质疑或强调对方行为的不可行性。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得”的含义和用法,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得”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进行归纳与对比。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释义 | 用法说明 |
得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 能够、可以 | 表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常用于疑问句中,表达对某事是否可行的质疑或强调其不可行性 |
得 | 《论语·学而》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能、可以 | 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如“我可以做这件事” |
得 | 《孟子·梁惠王上》 |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可以、应该 | 表达一种应然或应当的行为,如“应该这样做” |
得 | 《庄子·逍遥游》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能、可以 | 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能力范围 |
三、总结
“得”在古文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常用于表达“能够”、“可以”等含义,尤其在疑问句中用来表达对某事是否可能的质疑或强调其不可行性。在“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中,“得”正是这种用法的体现,表达了对冒犯周亚夫这一行为的否定态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得”虽然看似简单,但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是学习古文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词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