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有饿莩的莩是什么意思】在古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或特殊用法,例如“涂有饿莩”中的“莩”。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对其中的关键字进行解析。
一、
“涂有饿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意思是: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的食物却不知道节制,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这里的“莩”是一个生僻字,常与“殍”连用,表示“饿死的人”。
“莩”单独使用时,也指“饿死的人”,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饥荒或战乱后的惨状。因此,“涂有饿莩”可以理解为“道路上有饿死的人”。
二、关键词解析表
字词 | 拼音 | 含义 | 出处/语境 | 说明 |
葑 | piǎo | 饿死的人 | 《孟子》 | 常与“殍”连用,表示饥饿致死之人 |
饿莩 | è piǎo | 饥饿而死的人 | 《孟子·梁惠王上》 | 描述社会不公、民生困苦的情景 |
涂 | tú | 道路、途中 | 古代常用语 | 表示在道路上出现的情况 |
涂有饿莩 | tú yǒu è piǎo | 路上有饿死的人 | 《孟子·梁惠王上》 | 形容社会贫富差距大、救济不力 |
三、延伸理解
“涂有饿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句子,更是孟子用来批评统治者不关心百姓疾苦、不施行仁政的有力论据。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儒家思想中“仁政”和“民本”的核心理念。
在现代汉语中,“饿莩”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在文学或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意义。理解这些古文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
结语:
“涂有饿莩”中的“莩”指的是“饿死的人”,整句意为“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通过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深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