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手的成语】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中含有“手”字,这些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态度或行为。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含有“手”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一、常见含有“手”的成语总结
| 成语 | 含义 | 用法示例 |
| 手到擒来 | 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完成 | 他轻轻松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是手到擒来。 |
| 手忙脚乱 | 形容慌张、忙乱的样子 | 老师突然提问,他一时手忙脚乱,答不上来。 |
| 手无寸铁 | 指没有武器,也比喻毫无防备 | 敌人被包围时,手无寸铁,只能投降。 |
| 手足无措 | 形容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她手足无措,愣在原地。 |
| 手不释卷 | 形容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 | 他从小手不释卷,后来成了著名的学者。 |
| 手高眼低 | 指眼光高,但能力不足 | 这个提议虽然好,但他手高眼低,难以实施。 |
| 手到病除 | 形容医生医术高明,疗效显著 | 医生一出手,他的病就好了,真有手到病除的本事。 |
| 手舞足蹈 | 形容高兴得手和脚都动起来 | 看到自己中奖,他兴奋得手舞足蹈。 |
| 手下留情 | 指在处理事情时留有余地,不完全伤害对方 | 他虽然是敌人,但我们还是手下留情吧。 |
| 手无缚鸡之力 | 形容力气非常小,连一只鸡都抓不住 | 他身体虚弱,手无缚鸡之力,连重东西都拿不动。 |
二、总结
含有“手”的成语丰富了汉语表达的层次,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也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手”这一身体部位的重视。这些成语有的形容人的动作,有的描述心理状态,还有的用于赞美或批评他人。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许多成语虽然字面上含有“手”,但其实际意义往往与“手”的物理功能无关,而是借“手”来比喻其他行为或状态。因此,在学习和使用这些成语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