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德的名人名言】“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伦理观念,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与责任。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都曾以不同的方式阐述过孝道的重要性。以下是对“关于孝德的名人名言”的总结,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整理。
一、孝德的核心内涵
孝德不仅指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更强调精神上的关怀与尊重。古人认为,孝是立身之本,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儒家思想中,孝被视为“百善之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二、经典名人名言汇总
| 人物 | 名言内容 | 出处/背景 |
| 孔子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为政》 |
| 孟子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梁惠王上》 |
| 荀子 |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义。” | 《荀子·大略》 |
| 王阳明 |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 《传习录》 |
| 颜之推 | “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 《颜氏家训》 |
| 朱熹 |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语集注》 |
| 康有为 | “孝为百行之首,无孝则无德。” | 《大同书》 |
| 毛泽东 |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 《毛泽东选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