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北京有多少种称呼】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都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京有着多种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也体现了地理变迁与政权更替的痕迹。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时候北京的多种称呼,以下将从历史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各个时期的名称及其含义。
一、历史时期与北京的称呼
1. 燕国时期(公元前1046年—前222年)
北京地区在周朝时属于燕国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北京被称为“燕”。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秦统一六国后,设立郡县制,北京地区属广阳郡,称“广阳”。
3. 三国至隋唐(220年—907年)
隋唐时期,北京地区曾为幽州,是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
4. 辽代(907年—1125年)
辽国在此设立南京,称为“南京析津府”。
5. 金代(1115年—1234年)
金朝定都于此,称“中都”,即“中都大兴府”。
6. 元代(1271年—1368年)
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称“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
7. 明代(1368年—1644年)
明初定都应天(今南京),后迁都北平,后改称“京师”、“顺天府”。
8. 清代(1644年—1912年)
清朝沿用“京师”之名,后称“京兆”,并有“北平”之称。
9.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北洋政府时期称“北平”,后改为“北平市”。
二、古时候北京的主要称呼总结表
| 历史时期 | 名称 | 简要说明 |
| 燕国时期 | 燕 | 周朝时期,北京地区属燕国 |
| 秦汉时期 | 广阳 | 秦代设广阳郡,北京属其范围 |
| 三国至隋唐 | 幽州 | 隋唐时期,北京为北方军事重镇 |
| 辽代 | 南京析津府 | 辽国设南京,位于北京地区 |
| 金代 | 中都 | 金朝定都于此,称“中都大兴府” |
| 元代 | 大都 | 元朝政治中心,忽必烈建都于此 |
| 明代 | 京师、顺天府 | 明初称“北平”,后改“京师”、“顺天府” |
| 清代 | 京师、京兆 | 清朝沿用“京师”,后称“京兆” |
| 民国时期 | 北平 | 北洋政府时期称“北平”,后改为“北平市” |
三、结语
从燕国到北平,北京的名称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通过了解这些名称,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认识北京的历史演变,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