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

2025-10-25 20:25:19

问题描述: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20:25:19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在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身份、地位和文化的象征。古人对衣物有着丰富的称呼,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以下是对古人对衣服的雅称进行的总结。

一、常见衣着的雅称汇总

现代名称 古人雅称 出处/含义
衣服 衣裳 《诗经》中常用,“衣”指上衣,“裳”指下裙
上衣 《礼记》中“衣以蔽体”
下装 《周易》中“裳”为下衣,多为裙、裤
外衣 汉代以后广泛使用,如“长袍”、“短袍”
帽子 男子正式场合佩戴,象征身份
鞋子 《楚辞》中有“披绣闼,履芳兰”
被子 《汉书》中“覆被”即为“褞”
裙子 《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裤子 古代称为“绔”,如“纨绔子弟”
大衣 原为粗布制成,后泛指外衣
朝服 朝衣 官员上朝所穿,等级分明
便服 散衣 日常穿着,不拘礼仪

二、不同阶层的衣着雅称

在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衣着也有不同的雅称,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 士大夫阶层:常以“袍”、“服”、“衣”等为尊称,如“锦袍”、“绣衣”。

- 平民百姓:多用“褐”、“襦”、“裳”等,如“布衣”、“草履”。

- 贵族与官员:常以“冕服”、“朝服”、“章服”等表示身份,如“龙袍”、“蟒袍”。

- 女性服饰:有“裙襦”、“罗衣”、“衫子”等,如“霓裳羽衣”。

三、诗词中的衣着雅称

古人在诗词中也常用雅称来描述衣物,赋予其更深的文化内涵: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衿”为衣领,指学子之衣。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为贵族所穿的黑衣。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罗裳”为女子华美的裙子。

四、结语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反映出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审美情趣。这些雅称至今仍保留在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中,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名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对美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