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是什么意思】“苟且”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对生活、工作或责任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它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责任感、不求上进的人或行为。
一、
“苟且”原意是指勉强维持现状,不求进步或改变。在现代语境中,它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应对;在工作中则指不认真负责、只求表面过得去的行为。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个人成长停滞,甚至影响团队或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苟且 |
| 拼音 | gǒu qiě |
| 基本含义 | 指勉强维持现状,不求进步或改变;也指做事马虎、敷衍了事 |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或行为态度,如“他工作很苟且”、“生活不能太苟且”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应付、敷衍、将就 |
| 反义词 | 认真、负责、进取 |
| 常见搭配 | 苟且偷生、苟且度日、苟且行事 |
| 文化背景 | 出自《孟子·离娄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引申为消极应对人生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批评懒散、不负责任的态度 |
三、结语
“苟且”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背后蕴含着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一个不愿努力、只求安稳的人,可能会在短期内“苟且”地生活,但长期来看,这种态度往往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与成长。因此,我们应当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避免陷入“苟且”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