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颙生平简介】李颙(1627年-1697年),字中孚,号二曲,陕西鄠县(今陕西户县)人,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关学”一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三大思想家”,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颙一生致力于弘扬儒家正统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教化,主张“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反对当时社会上的浮华风气,提倡务实精神,重视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清代初期的思想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李颙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李颙 |
字 | 中孚 |
号 | 二曲 |
出生年份 | 1627年 |
去世年份 | 1697年 |
籍贯 | 陕西鄠县(今陕西户县) |
学术流派 | 关学(儒家学派) |
主要思想 | 强调道德修养、以德治国、注重教育与人才培养 |
著作 | 《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
历史地位 |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学代表人物之一 |
李颙一生经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目睹了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的苦难。他虽未仕途显达,但通过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积极传播儒家正统思想。他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在清初儒学复兴的背景下,李颙的思想成为连接传统儒学与时代需求的重要桥梁。他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问应服务于现实,这一理念对后世士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李颙作为一位思想深刻、人格高尚的学者,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