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的意思是什么】“天高地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天地广大、自然辽阔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天高地厚 |
拼音 | tiān gāo dì hòu |
出处 | 出自《诗经·小雅·正月》:“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引申为“天高地厚”。 |
基本意思 | 原指天地广大,后多用于比喻人的德行深厚、志向远大或事物的广阔深远。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赞美人或事物的宏大与深远。 |
近义词 | 高山仰止、博大精深、海纳百川 |
反义词 | 狭隘浅薄、微不足道、渺小无闻 |
二、成语解析
“天”指的是天空、宇宙,“地”指的是大地、土地,两者合起来表示自然界的空间范围非常广阔。“高”与“厚”则分别强调了高度和深度,整体上给人一种恢弘壮丽的感觉。
在实际使用中,“天高地厚”不仅用于描述自然景观,还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胸怀宽广、品德高尚,或者对某件事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例如:
- “他为人正直,心怀天下,真是天高地厚之人。”
- “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可谓天高地厚。”
三、文化背景与延伸意义
“天高地厚”最早出现在古代典籍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在儒家文化中,这一成语也常用来表达对圣贤之德的敬仰,如孔子所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正是对“天高地厚”精神的延续。
此外,在现代语境中,“天高地厚”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复杂性与广泛性,比如“社会万象,天高地厚,非一言可尽”。
四、结语
“天高地厚”不仅是一个描绘自然景象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它提醒人们要心怀宽广、追求高远,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人生哲理来看,这个成语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