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是哪年】“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指的是中国与越南之间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的一场边境冲突。这场战争是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行为作出的军事回应。虽然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不长,但其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总结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主要作战区域集中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和云南地区。这场战争持续了约一个月,至1979年3月16日,中国宣布撤军。尽管战争规模不大,但对中国与越南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战争名称 | 对越南自卫反击战 |
发生时间 | 1979年2月17日 - 1979年3月16日 |
主要参战方 | 中国 vs 越南 |
战争原因 | 越南入侵柬埔寨,中国为维护地区稳定和自身安全发起反击 |
主要战场 | 广西、云南边境地区 |
战争结果 | 中国宣布胜利并撤军,越南未被击败但损失惨重 |
历史意义 | 中越关系恶化,成为冷战时期东南亚局势的重要节点 |
三、简要分析
这场战争虽然时间短暂,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反映了当时国际格局下,中国在面对周边威胁时采取的强硬立场。同时,也标志着中越关系进入了一个长期紧张的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缓和。
此外,这场战争还促使中国进一步反思国防战略和对外政策,推动了改革开放后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资料或相关事件分析,可查阅官方历史文献或权威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