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才疏意广故事来源是什么

2025-07-02 12:11:59

问题描述:

才疏意广故事来源是什么,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2:11:59

才疏意广故事来源是什么】“才疏意广”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才能有限,但志向远大、想法很多。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但其背后的故事来源却并不为人熟知。下面将从成语的含义、出处、演变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含义

成语 含义
才疏意广 指一个人能力不足,但志向远大,想法多而广泛。

二、故事来源与出处

“才疏意广”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人根据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归纳出的一个成语。它常被用来评价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但实际能力或条件不足以实现目标的人。

不过,与之相关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诸葛亮。

历史人物 背景 相关描述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智慧与忠诚的象征 他虽才华横溢,但在《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他早年并无显赫背景,后因才智与志向而受重用。
刘备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曾多次称赞诸葛亮“才略过人”,但也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这与“才疏意广”的精神有相似之处。

三、成语的演变与使用

“才疏意广”最早出现在清代文人的笔下,用于形容那些心怀大志却缺乏相应能力的人。后来随着文学作品的传播,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使用时期 使用情况 代表作品
清代 初次出现并被使用 《清稗类钞》等笔记小说
近代 广泛流传 现代文学、网络文章中常见
当代 常用于自嘲或他人评价 如网络评论、个人简历等

四、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才疏意广”的区别
才高八斗 形容才华极高 强调“才”而非“志”
志大才疏 志向远大但才能不足 与“才疏意广”意思相近,但更强调“志”与“才”的矛盾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志向就能成功 更强调信念的力量,而非能力问题

五、总结

“才疏意广”虽然不是出自古籍,但其精神内核与古人对“志”与“才”的探讨一脉相承。它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的坚持。在今天,这一成语仍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正视自身的局限。

项目 内容
成语 才疏意广
含义 才能不足,志向远大
出处 非古代经典,源于清代文人归纳
历史关联 与诸葛亮、刘备等人有关
使用情况 清代至现代广泛使用
类似成语 志大才疏、才高八斗、有志者事竟成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具体出处,可参考《三国志》《出师表》等文献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