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求鱼我所欲也原文

2025-06-30 04:41:20

问题描述:

求鱼我所欲也原文,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4:41:20

《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一篇经典散文,出自《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通过“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引出对生命与道义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儒家“义利之辨”的核心思想。

原文如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文章解析: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舍生取义”。他认为,人的生命固然宝贵,但若为了生存而放弃道义,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他强调,真正的君子应当在生死关头坚守道德原则,而不是为了活命而丧失人格。

文中通过“鱼与熊掌”的类比,说明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应以更高的价值为目标。接着又用“一箪食,一豆羹”来对比那些在饥饿时仍坚持尊严的人,指出有些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操守,而另一些人则因物质诱惑而丧失良知。

最后,孟子批评了那些为了富贵而违背礼义的人,认为他们已经“失其本心”,即失去了原本善良的天性。

现实意义:

《鱼我所欲也》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教材,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在当今社会,物质诱惑层出不穷,许多人为了利益不惜牺牲道德底线。孟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正义与良知。

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考验。正如孟子所说:“义,亦我所欲也。”当我们面对诱惑与挑战时,唯有坚守内心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尊严与价值。

结语: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智慧的文章,它不仅展现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为我们提供了面对人生抉择时的精神指引。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