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需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因意外原因接触到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如针刺伤、黏膜或皮肤接触等。为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规范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护士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的总结内容,旨在帮助护士在发生暴露后迅速、科学地进行应对。
一、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总结
1. 立即冲洗:发生暴露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或受污染的皮肤,时间不少于15分钟;若为黏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 报告与评估: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或感染控制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暴露风险等级。
3. 预防性用药:根据暴露源和暴露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预防性药物(如HIV暴露后预防用药、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4. 监测与随访: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测,包括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以早期发现可能的感染情况。
5. 心理支持与记录: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并做好事件记录,便于后续追踪与管理。
二、护士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表
| 步骤 | 处理内容 | 责任人 | 时间要求 | 注意事项 |
| 1 | 立即冲洗伤口或受污染部位 | 护士本人 | 立即 | 使用流动清水,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
| 2 | 向科室负责人或感染控制科报告 | 护士 | 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 | 详细描述暴露情况及接触物质 |
| 3 | 接受专业评估与建议 | 感染控制科/医生 | 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 | 根据暴露类型确定处理方案 |
| 4 | 必要时接受预防性治疗 | 医生 | 依据评估结果 | 如需用药,应在72小时内开始 |
| 5 | 定期随访与检测 | 感染控制科 | 按规定周期 | 包括乙肝、HIV、梅毒等指标 |
| 6 | 记录事件并进行心理疏导 | 护理部/心理咨询师 | 事故发生后及时 | 做好信息保密与心理支持 |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保障护士的工作安全。同时,医院也应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营造更安全的医疗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