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全诗是什么】一、
“国破山河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看到国家破碎、山河依旧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全诗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为了便于理解与记忆,以下为该诗的简要解析与结构分析。
二、表格展示
| 诗句 | 释义 | 情感/主题 |
| 国破山河在 | 国家虽已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 | 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 城春草木深 | 春天的城市中草木茂盛,却显得荒凉 | 以景衬情,渲染哀伤氛围 |
| 感时花溅泪 | 触景生情,看到花儿也流泪 | 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
| 恨别鸟惊心 | 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因离别而伤感 | 表达思乡与离愁 |
| 烽火连三月 | 战火已经持续三个月,战乱不断 | 描绘战争的残酷与持久 |
| 家书抵万金 | 家人的信件比黄金还要珍贵 | 表现战乱中亲情的珍贵 |
| 白头搔更短 | 头发变白,抓挠更显稀疏 | 表现诗人年老体衰、忧思过度 |
| 浑欲不胜簪 | 头发太短,几乎无法插簪子 | 形容生活困苦、精神疲惫 |
三、结语
《春望》是杜甫代表作之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在战乱年代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国破山河在”这句诗,我们不仅看到了杜甫的爱国情怀,也感受到他作为一位文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