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关于蠢若木鸡典故

2025-10-26 17:09:46

问题描述:

关于蠢若木鸡典故,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7:09:46

关于蠢若木鸡典故】“蠢若木鸡”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反应迟钝、毫无机敏之感。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生动的故事,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智慧与沉稳的重视。

典故来源

“蠢若木鸡”最早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文如下:

>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矣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不复应。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名叫纪渻子的人为齐王饲养斗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只斗鸡最终达到了一种“神定”的状态,虽然外表看起来呆若木鸡,但其实已具备了极高的战斗力,其他鸡一见到它就吓得逃跑。

成语含义

“蠢若木鸡”字面意思是“像木头鸡一样愚蠢”,但实际上,它并非真正指一个人愚笨,而是形容一个人表面看似呆板、没有反应,实则内心沉稳、内敛,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和心理素质。

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表面迟钝,但实际内心强大。

- 例句:

- 他虽然看起来蠢若木鸡,但关键时刻却能做出精准判断。

- 这个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得蠢若木鸡,结果却出人意料地赢了。

项目 内容
成语 蠢若木鸡
出处 《庄子·达生》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含义 表面迟钝,实则沉稳内敛,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用法 形容人表面呆板,实则内心强大
例句 他虽然看起来蠢若木鸡,但关键时刻却能做出精准判断

总结

“蠢若木鸡”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智慧与沉稳的推崇。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实力往往不张扬,有时看似“蠢”,实则是“大智若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会观察表象背后的本质,避免被表面的“聪明”所迷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