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古朗月行的赏析介绍】一、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和儿童对月亮的认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童趣,又含哲理。
本文将从原文、翻译、赏析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诗歌。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
| 项目 | 内容 |
| 诗题 | 《古朗月行》 |
| 作者 | 李白(唐代) |
| 原文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疑是地上霜,又疑是云间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 翻译 |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的镜子,挂在青天的云端。 仙人垂下双脚,桂树环绕成团。 仿佛是地上的霜,又像是云间的雪。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着家乡。 |
| 赏析 | - 童真视角:开篇以“小时”起笔,表现出孩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如“白玉盘”、“瑶台镜”,充满童趣。 - 自然意象:诗中“桂树”、“仙人”等意象,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 情感升华:最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 结构简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 |
三、总结
《古朗月行》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儿童的视角看月亮,既体现了李白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