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

2025-10-25 15:51:00

问题描述: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15:51:00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在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随着朝代更替而不断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里”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准确回答“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时期来分析。

一、古代“里”的演变

在古代,“里”是长度单位,主要用于丈量土地和道路距离。但因为各个朝代的度量标准不一致,所以“一里”的实际长度也有所不同。

1. 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各国度量衡制度不统一,但大致以“一步百步为里”计算。当时的一里大约为415.8米(按周制计算)。

2. 汉代

汉代的一里约为415.8米,与先秦基本一致。

3. 唐代

唐代一里为500步,每步为5尺,每尺约合0.309米,因此一里约为154.5米。

4. 宋代

宋代一里为360步,每步为5尺,每尺约合0.311米,因此一里约为559.8米。

5. 明清时期

明代一里为360步,每步为5尺,每尺约合0.32米,因此一里约为576米;清代则与明代相近。

二、总结对比表

朝代 一里长度(步) 每步长度(尺) 每尺约合米数 一里约等于多少米
先秦 100步 5尺 0.4158米 415.8米
汉代 100步 5尺 0.4158米 415.8米
唐代 500步 5尺 0.309米 154.5米
宋代 360步 5尺 0.311米 559.8米
明代 360步 5尺 0.32米 576米
清代 360步 5尺 0.32米 576米

三、结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古代“一里”的实际长度因朝代而异,从最短的154.5米到最长的576米不等。因此,在研究古代文献或历史地理时,必须结合具体朝代的度量标准进行换算,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