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积累的财产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当婚姻关系终止时(如离婚或一方死亡),这些财产需要依法进行分割。以下是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通过劳动、投资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 工资、奖金
- 生产经营收益
- 知识产权收益
- 继承或赠与所得(未明确指定只归一方)
- 其他应属共同所有的财产
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1. 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权利。
2. 协商优先:分割应首先由双方协商解决。
3. 公平原则:根据财产来源、贡献大小等因素合理分配。
4.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分割中应适当照顾女方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方式
分割方式 | 说明 |
协商分割 | 夫妻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协议 |
法院判决 | 协商不成时,由法院依法判决 |
财产折价 | 将财产折算为货币价值后进行分配 |
实物分割 | 直接将财产按比例分给双方 |
按份共有 | 对于无法分割的财产,可按份额共有 |
四、常见争议点
争议点 | 说明 |
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界限不清 | 需提供证据证明财产归属 |
投资性财产分割 | 如股票、基金等需评估市值 |
房产分割 | 可选择折价补偿或拍卖分割 |
债务承担 | 共同债务应共同承担 |
五、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强调公平、协商和保护弱势方权益。
六、结语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婚姻关系解除后的重要法律问题。合理、公正地处理财产分割,不仅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证据保留、协商沟通,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