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一东全文解释和原文】《声律启蒙》是清代学者车万育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主要用于训练儿童对仗、押韵和声律的敏感性。全书按韵分类,共分上、下两卷,每卷又分为若干“韵”,如“一东”、“二冬”等。其中,“一东”是第一韵部,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是初学者学习古文的重要材料。
以下为《声律启蒙·一东》的原文及简要解释,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声律启蒙·一东》原文
>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 诗人吟得意,释子悟禅宗。
> 风送花香满径,雨移荷叶出波。
> 燕语莺啼,柳绿花红,桃红李白,蝶舞蜂忙。
>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原文解释()
《声律启蒙·一东》是一篇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为特点的短文,内容多描绘自然景象、历史典故以及人生哲理。文章开头通过“云对雨,雪对风”等自然现象,展示对仗之美;接着引入“三尺剑,六钧弓”等兵器意象,体现武将气概;再用“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对比天地,富有想象力。
文中还引用了历史人物和故事,如“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强调立志与坚持的重要性。最后以“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作结,表达自然之美与永恒之感。
三、《声律启蒙·一东》原文与解释对照表
原文 | 解释 |
云对雨,雪对风 | 云与雨相对,雪与风相对,展现自然界的对立与平衡。 |
晚照对晴空 | 晚霞与晴朗的天空相对,描绘傍晚景色。 |
来鸿对去雁 | 来往的鸿雁形成对仗,象征迁徙与归程。 |
宿鸟对鸣虫 | 栖息的鸟儿与鸣叫的昆虫相对,表现自然生态。 |
三尺剑,六钧弓 | 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形容武器精良。 |
岭北对江东 | 岭北与江东相对,表示地理方位的对称。 |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 人间宫殿与天界宫殿相对,表现虚实结合。 |
诗人吟得意,释子悟禅宗 | 诗人吟诗得乐,僧人悟道修禅,体现不同人生追求。 |
风送花香满径,雨移荷叶出波 | 风带来花香,雨中荷叶随波摇曳,描写自然美景。 |
燕语莺啼,柳绿花红,桃红李白,蝶舞蜂忙 | 描绘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画面感。 |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 山川如画,水流如琴,赞美自然的永恒之美。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以项羽破釜沉舟为例。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表达努力必有回报,以勾践卧薪尝胆为例。 |
四、总结
《声律启蒙·一东》不仅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蕴含哲理与文化内涵的经典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工整的对仗和生动的描写,引导读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作为语文学习的材料,还是作为修身养性的读物,都具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