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什么意思】“好逸恶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安逸、不愿劳动,对辛苦的工作感到厌恶。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懒惰成性的人,强调勤奋和努力的重要性。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好 | 喜欢、向往 |
| 逸 | 安逸、舒适 |
| 恶 | 讨厌、憎恶 |
| 劳 | 劳动、辛苦的工作 |
整体意思是:喜欢安逸,讨厌劳动。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
二、成语来源
“好逸恶劳”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后来在古代文言文中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表达对懒惰行为的批评。
三、用法与例句
| 使用场景 | 例句 |
| 批评懒惰者 | 他从小好逸恶劳,长大后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
| 教育孩子 | 父母应教育孩子勤劳致富,避免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
| 描述社会现象 | 在某些地区,好逸恶劳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经济发展。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不思进取 |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
五、总结
“好逸恶劳”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不喜欢劳动、追求安逸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也容易被他人看不起。因此,培养勤劳、踏实的品格,是每个人应该重视的。
通过了解“好逸恶劳”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文化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所传达的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加以反思与改进。


